幼森公佈欄

回列表

08/11(星期一) 新生愛的報報-🌼【一週後的分離焦慮】

2025/08/11

🌼【一週後的分離焦慮】 

    老師,為什麼他上個星期都好好的,現在不喜歡來了? ❓老師,他上個禮拜在學校有發生什麼事嗎? ❓老師,他說他不想來 ❓老師,我家裡的大人看他這樣哭,考慮延後上課....

🐰【幼森小編有話要說...】 

     其實,孩子入園幾天後開始哭,是正常的哦!為什麼要說是一週後的分離焦慮呢?孩子進入幼兒園一週之後,開始出現拒絕上學、情緒很大的情況。 

    原因是: 

📍孩子開始意識到:這不是短暫的,是天天要來的事!孩子慢慢發現這不是玩兩天就結束,而是「常態」,開始產生抗拒和焦慮。

 📍延遲性分離焦慮發作,剛開始新鮮,但幾天後才突然感受到「媽媽真的沒有陪我在這裡」,這是很典型的分離焦慮。 

📍想回家,卻不懂如何表達情緒,孩子語言和情緒表達能力還不成熟,只會用哭來表達:「我不想來」、「我想媽媽」、「我好不安」。 

📍在學校開始遇到挑戰,例如:上廁所不熟練、跟其他小朋友搶玩具、午睡不習慣等等,這些小壓力都可能累積。

💡家長可以怎麼做?

 1.保持每天穩定的送學流程(不拖延、不反覆道別)

例如:擁抱一下 → 說「媽媽愛你,老師會陪你玩」→ 揮手道別 → 果斷離開。儀式感做好。

2.肯定他的情緒,但也給出穩定的訊息,例:「我知道你有點想哭,但媽媽相信你可以的,放學就會來接你。」 

3.放學後給予溫暖連結,不馬上問:你今天有沒有哭?而是:「今天有看到什麼玩具/老師說你幫忙收玩具,好棒哦~」 

4.持續與老師溝通,了解在校表現是否逐漸適應 很多孩子「哭完就玩了」,但家長不知道,會更焦慮。 

♥️ 老師會這樣做 

1.事先說明延遲性分離焦慮:讓家長知道「頭幾天開心,之後才開始哭」是常態,減少過度擔心。

2..請家長保持一致的送學方式,不要拖延、反覆抱起放下。

範例指導:「擁抱 → 說一句固定的話 → 揮手 → 果斷離開。」

不要一直反覆抱起來放下、捨不得寶貝

3.回報孩子在校正向狀態,放學時先告訴家長孩子開心的片段

4.準備適合幼兒的玩具與教具,讓園內的環境隨時準備好迎接幼兒。

❤️分開是讓孩子有機會在屬於自己的環境中探索與成長,家長與寶貝都要學習: 深呼吸、放寬心

❤️幼森為孩子建立一個安全與尊重的地方,放心把孩子交給我們,讓幼兒回家用自己的方式與你分享他的小小世界

 #幼教老師 #分離焦慮  #延遲性分離焦慮  #入園適應期 #開學哭哭 #孩子上學哭  #入園情緒   #親師合作